被称为“珠宝皇后”的珍珠,近年来,被媒体宣传的名人效应让这个品类大放异彩。彭丽媛、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以及日本公主等都是珍珠首饰的忠实“粉丝”,她们在出席公开活动时,经常佩戴珍珠首饰亮相,随着媒体的不断曝光,掀起了一阵珍珠热。
业者一致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珍珠作为与服装搭配最理想的首饰,不论是“高大上”的高档珍珠,还是“接地气”的普通珍珠,其都能融典雅、内敛、高贵、时尚、大气为一体,令佩戴者气质脱俗,可以说每个女人都应该拥有一套珍珠首饰。巨大的消费潜力,为珍珠行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但这其中,却有着一些隐忧。
作为珠宝行业的一个子行业,珍珠大约从两年前开始升温。2013年至今,珍珠价格的快速上涨,让珍珠的受关注度再次回归。业内都说珍珠的春天来了,然而升温背后,却有值得业内人士思考之处。如何让中国的珍珠产业之路走得更稳健,需要整个行业和珍珠企业共同来探索。
海水珠整体升温
不论是来自零售市场的数据,还是业内商家的证实,珍珠确实在今年热起来了,特别是海水珍珠。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六月香港珠宝展上,作为人气最为火爆展馆之一的珍珠馆,门厅若市,宾客如云。据了解,今年市场上珍珠成品价格都有大幅上涨,珍珠饰品平均有10%至25%的涨幅。其中,日本Akoya珍珠、南洋金珠、大溪地黑珍珠等市场反响最好。
而在今年三月香港珠宝展上,日本珍珠批发商东京珍珠3天内的销售额达到1万亿日元左右。一家东京的珍珠批发商也表示,由于中国游客竞相购买最高品质的珍珠,使采购高品质珍珠变得比以前更加困难。据了解,日本大型珠宝饰品商御木本(MIKIMOTO)的珍珠项链等产品,在东京银座的店铺面向外国人的销售额增至上年同期的1.5倍。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海水珍珠在中国市场上的占比并不小。特别是金色珍珠以及日本海珠,每年在国内消费量巨大,价格增长也比较迅速。
“虽然金珠和黑珠看似在展会上更火热,但实际上完美的南洋白珠还是最贵最经典的,涨幅最高。黑色孔雀绿的珍珠价格飚了1倍多,而金珠在前几年就开始涨,到现在有些疲软,但价格也不会下降,因为产量少。”从事10多年珍珠批发的永芳珍珠负责人用珍珠交易的实际价格证实了珍珠的火热。
淡水珍珠有待提升
而与海水珍珠同场竞技的淡水珍珠,似乎属于“慢热型”。有着中国特色的淡水珍珠珠层更厚、颜色更多、价格更亲民,同样极品的美珠价格不亚于日本顶级akoya,但一直没有国外的海水珍珠形象好、价格高,没有获得高端市场的认可。
记者走访的多数业者纷纷表示,这正是中国淡水珍珠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淡水珍珠目前的市场相对混乱,低端形象短时内还难以改变,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监管,许多企业为了生存,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路径,但却未必是在助推整个淡水珍珠行业的发展。”根植淡水珍珠行业30年的浙江天地润珍珠有限公司经理王纪苗对淡水珍珠的现状很是痛心。
目前,我国淡水珍珠产业仍然处于“高产低值”的状态,虽然我国淡水珍珠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但珠宝级别的淡水珍珠产量只有5%至8%,淡水珍珠行业的产值只占据全球珍珠行业的十分之一。由于微商的兴起,许多达不到珠宝级的珍珠也开始流入市场,以次充好,低价竞争,让本就形象有待提升的淡水珍珠雪上加霜。
培育市场需行业共同努力
“标准化的制度使海水珍珠高大上的形象在市场中日益深入人心,国内淡水珍珠对标准化制定与实施方面较为薄弱,严格的行业标准化制定与实施才是理性回归的重要途径。”金丽珍珠交易中心副总经理陈婉萍提出看法。
对于当前正在上升期的珍珠市场,行业内混乱的现象亟待解决。而一个行业要经得起市场风雨,走向成熟,行业组织及龙头企业的领头作用不可缺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珍珠市场的培育还需要时间,企业、协会以及产业集聚地政府需加强联动。企业也需形成合力,行业组织也要做到有效沟通,进行优势资源整合,并对产业链做出完整的发展规划,要在品牌培育、市场拓展、产品设计、科技研发等方面共同合作。”业内人士给出建议。
同时,根据《中国黄金报》对珍珠消费的调查,消费者对珍珠的认知还只是停留在比价阶段,对于如何鉴别珍珠,一知半解。中国地质大学珠宝检测中心负责人杨明星曾表示:“很多从事珍珠销售的零售人员都不认识高端珍珠。下一步,我们打算开设珍珠鉴定课,帮助大家正确认识珍珠,学会鉴别。”
“通过培训,进行市场培育,让大家真正认识珍珠,可以增加消费者的热情,这样零售商才会有动力,市场才会有活力。”深圳贺道珠宝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治坚对此颇有想法。从事珠宝培训多年的他认为,不仅要向消费者普及珍珠知识,更需要向零售者传授专业的珍珠知识,这样珍珠市场才能更加理性的发展。
走品牌高质化发展之路
国内淡水珍珠一直默默无闻地以大批零半成品的方式运往世界各地。品牌的塑造和推广的空白,只能让淡水珍珠变成了“山林里面的西施”,无人问津。要想改变淡水珍珠低端的形象,就必须主动树立高端的品牌形象。而打造高端品牌形象,首先品质要跟上。
近年来,以行业龙头企业佳丽珍珠公司为代表,成功研发平均直径12毫米以上的大颗粒淡水珍珠“爱迪生”,并实现批量养殖生产,打破全球珍珠高端市场由法国、澳大利亚等海珠垄断的局面。由注重科技与研发让中国淡水珍珠行业看到了新希望。
但缺乏原创设计而导致的产品同质化现象在珍珠企业中尤其严重,各珍珠企业只有突破价格竞争的重围,寻找自己的独特优势,实现差异化竞争和发展,加大对珍珠产品的设计及研发投入,注重产量转向注重产值,才能进而提升企业品牌的价值。
目前,行业中很多珍珠企业都是以批发、养殖为主,但已有部分龙头企业在进行品牌的打造。千足珍珠、天使之泪、阮仕、天地润、京润等企业纷纷走上品牌化发展之路,以自己独有特色占有消费市场一片天地,给淡水珍珠行业带来了新的星星之火。
对于品牌打造,龙之珍珠总经理蔡文江有更为务实的看法。他认为,品牌必须靠沉淀,包括时间的沉淀和经营的沉淀,不是仅仅有了雄厚的资金、规划、营销推广、店铺遍地开花就能成为品牌了。术有专攻,16年致力于海水珠上游市场的运营,龙之珍珠积累了在该领域的实力,加上现在对产品和市场的研发和开拓,龙之珍珠的品牌之路走得越发坚实。
在品牌高质化发展之路上,瑞士珍珠品牌HODEL作为珍珠业界的先驱,是少数至今仍坚持直接从珍珠养殖业界采购品质最上乘的原材料做加工的珠宝品牌之一。因此HODEL的产品是以质取胜,价格一般在几千美元到几万美元以上不等。
“在销售模式上,HODEL将其产品分成两类,一类是高端产品,只在HODEL签约商店销售;另一类属大众化产品,适合不同层次的消费者。这种销售模式主要是能够保证HODEL产品的品质和信誉,有利于市场的定位。”黄治坚说道。这也使HODEL成为少数能始终做到与全球主要珍珠培育者保持稳固而长远合作关系的高端珠宝品牌。(中国黄金报 任心悦)
精彩钻评: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