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珠宝首饰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钻石交易所和黄金交易所的建立,降低了钻石进口关税,取消了金银的管制等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大大刺激了珠宝首饰业的发展。国内珠宝首饰的知名品牌也同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争奇斗艳。纵观这三十多年的历史,珠宝业的发展,大大带动了珠宝首饰的消费和消费观念的转变。
1、从盲目性保值到理性收藏
珠宝首饰可以保值,也是重要的收藏品之一,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对珠宝首饰形成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伴随这二十多年国际珠宝和品牌的不断市场洗礼,人们逐渐从对珠宝首饰盲目的保值观念中清醒出来,更加理性地审视珠宝首饰的价值与保值关系。作为保值性收藏的珠宝首饰,人们不仅考虑其质量,而且会从其工艺性角度观察其加工工艺的好坏,从艺术性方面看其设计与造型是否体现了美的追求,从文化性方面看是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等等,考虑的问题更全面、更周到。
2、从大众化盲从性消费到个性消费
以往的珠宝首饰消费具有盲从性。一方面现阶段消费者什么流行、什么畅销就消费什么,而且由于对珠宝首饰缺乏系统了解,在购买时往往会请一些稍懂珠宝的亲戚或朋友做参谋,这样往往在缺乏专业指导的情况下产生消费行为。
而近年来,人们对珠宝首饰的消费逐渐从大众消费向个性消费上转变。消费逆潮流而动,强调自我感受,强调标新立异,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已成为一种趋势。同时,国家珠宝各项标准的出台与应用,成为保障消费权益的利器。
3、从普通性了解到专业性认识
电视、报刊、杂志、书刊、网络上对珠宝科普和文化的报道与宣传日益增多,消费者对珠宝首饰的认识已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对其名称、价格等的普通性了解之上,而是有了更进一步的渴求。如为提高珠宝首饰佩戴的艺术性,而对宝石首饰的佩戴规则、维护与保养等方面进行的了解;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而加强对珠宝首饰的品种种类、真假识别等方面的学习;为提高珠宝首饰的鉴赏能力与品味,而对珠宝首饰的艺术表现、文化内涵、珠宝历史典故进行的了解等。在各地举办的有关珠宝知识讲座或培训中,也都不乏有大批的消费者参加。体现了珠宝首饰消费观念已从普通性了解到专业性认识的转变。
4、从简单产品意识到品牌意识
以往对珠宝首饰的消费要求较低,只要珠宝是真的、镶嵌牢靠,也就认可。但近年来消费者对珠宝首饰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如在质量方面要求有保证,如有珠宝首饰鉴定证书和质量保证书等;工艺上要求精细;款式上要体现新颖、潮流,跟得上流行趋势;售后服务方面希望有终身保养、以旧换新的服务等等。消费者宁愿多花钱去大型商场或专卖店内购买珠宝首饰,所求的是商场完善的销售服务系统和质量品质的保证,以求购买顺心如意。在珠宝首饰消费中认名牌、认商家,品牌意识逐渐加强。
5、从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
过去对珠宝首饰的消费往往是一种身份、财富的象征。也就是除了装饰特性以外,更多的是为了体现一种有形身价,强调的是物质感受。但是,珠宝首饰毕竟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是奢侈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在精神生活上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使得在珠宝首饰消费上,强调精神感受方面要比物质感受方面要强。人们购买珠宝首饰已不是以简单的装饰和价值为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购买一份心情,一个心愿,强调的是文化格调和精神享受。消费观念从物质性逐渐转到精神性上来。
珠宝首饰消费观念的转变,说明了当今珠宝首饰的消费观念已从感性化逐步走向了理性化,逐渐走向成熟。消费观念的理智性和成熟化,也必将导致整个珠宝市场向更加完整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6、以珠宝文化为核心的制造与购销
除了未来珠宝市场的细分化、品牌化之后。产品的文化价值也是未来珠宝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必然趋势。这也是一个行业发展的三大阶段。珠宝首饰除了最根本的保值价值和装饰价值需求之外。还有情感价值和文化价值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现在婚庆的情感价值诉求已经成为了消费者的刚性需求。比如说结婚一定要买钻戒或黄金首饰一样,这个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婚爱文化习俗中的必需品。而传统的中国习俗文化类产品还没成为一种消费习惯,这个是未来珠宝市场很大的发展空间。
珠宝的稀有、珍贵的物质属性依然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珠宝的设计、工艺等文化属性也越来越被重视,甚至对于追求时尚一族的中青年来说,珠宝视觉和触觉的美感更是他们希冀的目标。今天,拥有、佩戴珠宝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文化、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态度。珠宝以其丰富独特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多的满足着人们的精神需要。因此,珠宝在设计和制造中更加强调新意和精湛,在买与卖中更加强调文化内涵的传播。
精彩钻评: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