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无钻不婚”的时代,钻石对于我们而言已经不陌生,它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很多人都喜欢钻石,可是并不知道钻石如何什么是钻石纯度和钻石纯度等级。
钻石纯度等级直接影响着钻石的代价,所以国际上将钻石等级划分首要用钻石4C来显示。即钻石的颜色,重量,净度和切工。
颜色:钻石的颜色分为两大系列,常见的无色系列包括无色透明、接近无色及浅黄色;还有彩色系列包括深黄、灰色、粉钻、黑色等。钻石的颜色色泽等级按美国宝石学院GIA建立的色泽分级,由“D”(透明无色,即从Diamond的第一个字母开始)至“Z”(黄色)。彩钻千变万化,是极之罕有,价格也极高的钻石。色泽分级系统不适用于彩钻。
D级:完全无色,是钻石的颜色中的最高色级,极其稀有;
E级:无色,仅仅只有宝石鉴定专家能够检测到微量颜色,是非常稀有的钻石;
F级:无色,少量的颜色只有珠宝专家可以检测到,但是仍然被认为是无色级,属于高品质钻石;
G—H级:接近无色,当和较高色级钻石比较时,有轻微的颜色,但是这种色级的钻石仍然拥有很高的价值;
I—J级:接近无色,可检测到轻微的颜色,价值较高;
K—M级:颜色较深,火彩差。
净度:钻石的内含物是指内部含有的杂质,这些杂质包括云状物和裂痕等,内含物越少说明钻石的净度等级越高,越稀有并且价值越高。用肉眼观察钻石,如果没有瑕疵。关于钻石的净度,在国内有两项标准,其一为GIA标准,其二为国家标准,具体为:
GIA标准
FL:完美无瑕;
IF:只能看到极小表面内含物(肉眼不可见);
VVS1:有非常极小内含物,极难看到(肉眼不可见);
VVS2:有非常极小内含物,难看到(肉眼不可见);
VS1:有极小内含物,极难看到(肉眼不可见);
VS2:有极小内含物,难看到(肉眼不可见);
SI1:有小内含物,极难看到(肉眼不可见);
SI2:有小内含物,难看到(肉眼可见);
I1:有内含物(肉眼可见);
I2:有内含物(肉眼可见);
I3:有内含物(肉眼可见)。
国家标准
LC(无暇级):经验丰富的分级人员在标准光源下,用10倍放大镜观察,没有发现任何瑕疵特征的定义,也就是说该钻石不包含任何大于5微米的且具有足够亮度的瑕疵特征,(极稀有):
VVS1-VVS2(极微瑕级):经验丰富的分级人员在标准光源下,用10倍放大镜能够发现很小很小的瑕疵特征,其难度为很难到极难,根据瑕疵特征的尺寸、位置.、数量决定是VVS1还是VVS2;
VS1-VS2(瑕疵级):经验丰富的分级人员用10倍放大镜能够发现很小的瑕疵特征,其难度为难到不太难,根据瑕疵特征的尺寸.位置.数量决定是VS1还是VS2;
SI1-SI2(小瑕级):经验丰富的分级人员用10倍放大镜能够很容易的发现小的瑕疵特征,根据瑕疵特征的尺寸、位置、数量决定是SI1还是SI2;
P1(小花):经验丰富的分级人员用肉眼从钻石的冠部(顶端)观察难以发现瑕疵特征;
P2(中花):经验丰富的分级人员用肉眼容易发现大且多的瑕疵特征,轻微影响钻石的“出火”;
P3(大花):经验丰富的分级人员用肉眼很容易发现大多的瑕疵特征,会较大影响钻石的“出火”。
切工:钻石的切工是重要的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切工可分为很好、好和一般三级。而国际上除上述三级外还有“差”这一级。做工优良的钻石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需要用仪器来仔细测定,才能得知它是很好、好还是一般。同样大小、同一色级、同一净度的钻石,由于切工的好坏,其价格可相差数倍之巨。切工的好坏直接影响钻石的火彩度。切工优良的钻石,散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切工不良的钻石,边缘显得不锐利,光芒顿减。大自然赋予每颗钻石原石不同特征的瑕疵,然而通过切磨师的切磨,却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还原钻石的天然美丽,创造最大的价值。目前世界上钻石切工评定最为权威的机构是国际宝石学院IGI,他们将钻石的切工分为以下5个等级:
理想切工(EXCELLENT):代表只有3%的一流高质量钻石才能达到的标准,这种切工使钻石几乎反射了所有进入钻石的光线,一种高雅且杰出的切工;
非常好切工(VERY GOOD):代表大约15%的钻石切工,可以使钻石反射出和标准等级切工的光芒,但是价格稍低;
好切工(GOOD):代表大约25%的钻石切工,是钻石反射了大部分进入钻使内部的光,比VERY GOOD级便宜的多;
一般切工(FAIR):代表粗糙度为35%的钻石切工,仍然是优质钻石,但是一般切工加工的钻石反射的光线不及GOOD级切工;
差切工(POOR):这包含所有没有符合一般切工标准的钻石,这些钻石的切工要么深而窄要么浅而宽易于让光线从边部或底部逸出。
重量:钻石重量以克拉(又称卡)核算。1拉=200毫克=0.2克。1克拉分为100分,0.75克拉就称之为75分,0.02克拉则称为2分钻。在其它前提近似的情况下,跟着钻石重量的大,其价值则呈几何级数增进。
精彩钻评: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