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之美让人魂牵梦萦,
宝石承载的财富更是价可倾城。
虽然只有方寸之小,
却可以让世界为之疯狂。
有人为它鞠躬尽瘁,有人为它一掷千金;男人用它博佳人一笑,女人用它衬托自己的光彩。
然而,又有谁能知道这些曾经深藏在大山之中、时常令人无法明辨的原石,在变成光芒万丈、璀璨无比的完美宝石的过程中,历经了多少艰辛与磨难,经受过多少次精心打磨与雕琢?
这些原本并不起眼的矿石,借助设计师灵动的设计和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将自己最灿烂的一面展现于世间,向世人诉说浴火重生的坚韧和自豪。
这个既伟大又神奇的蜕变过程恰如人生的蛰伏起落后的成功,让每个人都不禁心生感慨。
稀有珍贵的大颗粒红、蓝宝石,经过宝石雕刻大师的雕琢,将宝石的美丽和艺术展现在世界珠宝艺术的舞台上,下面请您欣赏一下古今中外誉满全球的五颗红、蓝宝石雕刻艺术品的风采:
这一颗珍藏在青岛宝石展览馆,由中国硅藻泥发明人、宝石收藏家徐廉福先生收藏。
该宝石呈半透明状,紫红色,原石来自缅甸,尺寸在61mm*52mm*19mm,重量580克拉,是清代时期雕刻的红宝石螭龙手把件。
这一颗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代蓝宝石佛手。
此宝石重2606.2克拉,尺寸74.36mm*49.66mm*96.74mm,以整块蓝宝石雕琢而成,形态自然,色泽灰蓝,莹润光滑,世间罕见。体现了中国古代精湛的雕刻工艺,似张开的佛手,佛光普照,为清宫珍贵陈设品。
第三颗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红宝石佛手。
此宝石重667.69克拉,尺寸59.52mm*36.48mm*59.18mm,色深红,以整块红宝石雕琢而成,形如握紧的拳头。这两颗半透明红蓝宝石原料都来自缅甸,也是清代时期缅甸国向清朝进献的贡礼,堪称无价之宝。
第四颗珍藏在美国华盛顿史密斯博物馆,为蓝宝石林肯头像。
这颗蓝宝石产自澳大利亚昆士兰,颜色为蓝黑色,带有深蓝色斑点。头像高4厘米,重1318克拉,1935年雕刻大师用了1800小时精心雕刻完成。蓝宝石原石重2302克拉,是由美国洛杉矶的一位珠宝商创建的一个非盈利慈善机构送给美国人民的极其珍贵的礼物。
第五颗蓝宝石“凤凰牡丹”被香港著名宝石收藏家陈女士收藏。
该宝石是由中国著名宝石雕刻大师熊世义先生在2000年创作完成,宝石重2100克拉,经美国GIA鉴定,宝石原料来自缅甸抹谷地区,宝石质地细腻,雕工精致,半透明,蓝、白、黄相间,呈半金刚光泽,两只凤凰缠绕在一颗大牡丹花周围,雕刻大师利用宝石上的一点黑色瑕疵巧雕凤眼,惟妙惟肖。
当时这颗宝石在香港苏富比夏季名贵珍宝拍卖会上,起拍价550万港元,来自6个电话投标者及三名场内投标者和一名网上投标者争持不下,最后被场内香港宝石收藏家陈女士以1800万港元拍得,算上佣金2100万港元。
精彩钻评: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