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销售淡季,如果商家及销售人员能够逆向思维,不按常理出牌,积极调整优化,主动出击,即使是淡季,市场仍然大有文章可做。
很多商家以及营销人员在销售淡季一般都采取“以静制动”策略,即尽量减少人员出差,以节省开支,每月底,销售人员会跟关系较铁的客户通过争取一些营销政策等方式进行压货,市场运作基本上靠自然销售,处于半停滞的“休眠”状态。但实际上,在销售淡季,如果商家及销售人员能够逆向思维,不按常理出牌,积极调整优化,主动出击,即使是淡季,市场仍然大有文章可做。
转变淡旺季观念
其实,很多营销人员之所以在淡季无所事事,跟他们根深蒂固的淡季思想有很大的关系,在他们的思想意识当中,淡季就是销量小,再努力也没用,不如好好给自己放放假,轻松一下,以备旺季再战。
因此,在销售淡季,更多的营销人员选择了等,等漫长旺季的到来;选择了靠,希望依靠公司大手笔地“重拳出击”,让市场能够阳光普照,以给淡季增添亮色;选择了要,要政策、要返利、要促销,从而能够轻轻松松地压货,这就是典型的淡季消极思想。
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作为原本就处于淡季的市场来说,根本就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去出主意,想办法,从而让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因此,作为营销人员,尤其是快速消费品行业,要想顺利渡过淡季,首先就要扭转自己的淡季观念。
整合推广产品
销售淡季,是营销人员梳理和整合区域内产品的最佳时机。因为淡季销售相对平稳和舒缓,因此,适度调整产品布局和结构,对市场销量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
推广新产品,尤其是盈利产品。新产品推出后,因为新,所以,会给业务员以及经销商新的感觉,新的动力,最终给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让整体销量上升。
淘汰老产品。通过推广新产品,替换老产品,新老产品能够有一个很好的过渡和衔接。整合和推广产品,重在推广,通过新产品上市和大力度推广,能够减缓淡季时的“销售视觉疲劳”,从而激发渠道活力,让市场动起来。
拓展拓宽渠道
新产品推出后,要想在淡季有较好的市场表现,积极地拓展、拓宽渠道必不可少。在销售淡季,由于竞争对手的减少或麻痹,一些渠道往往被“闲置”不用,甚至丢弃,因此,对于营销人员来说,这恰恰是开发渠道、扩大网络、挤压对手的绝好机会。
消灭空白网点。蚂蚁多了也是肉,对之前无法顾及到的网点实施地毯式、全方位的开发与覆盖,整合渠道资源,有时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增量效果。到了旺季,更是可以产生“核聚变”效应。
抢占对手网络。利用淡季对手存在麻痹思想的机会乘机争夺、抢占对手的销售网点,使自己拥有的销售网络不断扩大,也是销售人员实现淡季不淡的有效手段之一。
开辟第二战场。即利用淡季,大力度开发特殊通路或渠道,比如,团购、学校、网吧、洗浴中心等。
逆市而动,实施招商。在销售淡季,销售经理可以通过招商的方式,反向思维,为别人所不为,通过淡季招商,扩大选择面,加强沟通与交流,选择更合适的客户。
加强加深客情
销售淡季,对于厂家销售人员来说,工作的时间相对充裕,因此,利用销售淡季,加强、加深客情关系,倒是一种改善客情,取得各级渠道商信任与好感的绝佳机会,也是一种曲径通幽、赢销人心的攻心战术。
珠宝的淡季主要处在6、7、8三个月,尤其是6、7月特别明显。其间大多数品牌均呈一定幅度的下降趋势,只是有些品牌特别明显而已。要顺利渡过淡季,主要根据珠宝经营的类别不同,以及企业或品牌的具体经营情况,除了上面的措施外,我们还可以分别采取以下的一些措施来稳定销售。
一是要组织适销对路的产品。如果主推季节性的产品和特色商品,则有利于稳定销售;而主推价格相对低廉的产品,则有利于增加品牌认知度美誉度,为旺季销售做好铺垫;
二是要做好主动营销推广的工作,重点是选择毛利率较高的品种,开展灵活多样的产品季节性促销活动,并积极配合开展服务活动,最大限度地吸引新老顾客;
三是要积极地寻找或创造商机,重视各地带有季候性民族文化风俗特色活动以及时尚娱乐界活动的挖掘和联动,利用事件营销的手段进行品牌推广,便于品牌造势和传播,并能对产品销售起到促进作用;
四是要重视新产品的推广,尤其是在8月份。有句俗语叫七死、八活、九回头。意思是市场销售活动在8月份开始活跃起来,因此要提前做好在8月份备货及新产品的推广工作。这对于旺季来临的销售,具有很好的铺垫积累作用;
五是要重视开源节流工作,通过最大限度地降低营业成本来弥补销售下降带来的损失;
"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归根结底还是思想和思路问题。只要认真研究市场,营销创新,就能做到“淡季不淡”。比如,在六月份开展针对高考的“金榜题名”营销活动就是针对淡季的一个有效举措。
精彩钻评: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最新评论